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6月29日,欧元区成员国经过艰苦谈判达成协议,同意让欧元区永久性救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直接向陷入危机的成员国银行注资,而前提是欧元区先建成单一的银行业监管机制。6月30日,欧美股市即以暴涨对这一重大进展给予回应。不过无论就哪一个方面而言,这样的回应都并不过份。

从美国股市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此轮下跌有明显的“陪太子读书”的迹象——虽然美国股市时时受到一些自身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但是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也同样明显;而美国股市之所以自5月初见顶、开始一轮小幅下跌,或者是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或者只是因为市场认为股市有了连续半年的上涨,“应该”有所下跌。而美国股市近期的另一大特点,是纳斯达克的表现要远超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的表现。这可能说明美国经济的此轮复苏,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所引领的。

就欧洲而言,早在欧债危机之初,就有专家预言,欧债危机对欧洲可能也意味着机遇,可能会因此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欧洲国家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已经将防卫权移交给集体安全防卫机制。后来这些欧洲国家移交了制订关税、贸易和农业政策的权力,再后来是货币发行的权力。6月29日的协议最重要的一点不在于救助基金本身,更在于要实现单一的银行业监管机制。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又将移交金融监管的权力。那么,欧洲各个国家的主权还剩什么?下一步还会移交什么权力?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下一步就是移交一部分税收和财政支出的权力。一旦欧洲开始有了统一的、联盟一级的财政税收体制,各个国家的主权政府就会越来越地方化,一个统一的欧洲国家就不再是梦想。而一体化得到加强的欧洲,会进一步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这样的一种效率提高,可能会成为解决危机的最终手段。

一些国家是这样应对危机:他们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不断地重新塑造自身的社会形态,不断促进制度的合理化,由此持续地实现技术进步、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依靠更广阔的统一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另一些国家表面上并没有陷于危机,并且尽可能使自己的社会不发生改变,是因为他们拥有某种自然资源得以依靠,无论这些资源是祖上巧取豪夺而来的、还是完全承蒙上帝恩宠。这些资源给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收入,使他们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有研究机构测算,如果俄罗斯“新”当选的总统要实现他许给选民的竞选承诺,需要国际原油长期保持在前一时期的超高价位上。而如果国际原油保持在目前这样一个水平,则这个国家可能无法实现财政平衡的目标,就可能导致上世纪80年代后期、低油价时代苏联发生过的事情重演。在技术进步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美国作为石油第一消耗大国,其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下降。如果美国经济复苏、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石油又能否维持那样的高价呢?

中国大陆也一直依赖这样一种资源——中国人的生育能力所造就的源源不断、几乎无限的劳动力。只不过从没有人把人当作资源,而是当作负担。但是正是这种资源的存在,使得中国大陆不仅获得了巨大的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还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这个国家的财政收支、抑制了通货膨胀水平。如今这一资源看来也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不再是以极低的成本就可以大量获得了。

金融危机以来,所谓新兴市场国家一度作为欧美资金的避风港,其资本市场也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和欧美市场的关联性与同步性。而6月30日,可能并不仅仅是2012年上半年与下半年的分野,更可能是两个市场的分野。一定会有一天,两个世界从此分道扬镳。

(本文为应中国新闻社之邀为台湾《旺报》所作专稿)

话题:



0

推荐

邹鸿鸣

邹鸿鸣

59篇文章 3年前更新

现就职于某金融机构;以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为主要研究方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