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为2014年11月应中国新闻社之邀为台湾《旺报》所作“美国QE退出”系列文章之一,已发布于去年11月6日本人博客)

近日内地股市的大涨,令人想起2012年底开始的两个月的内地股市大涨——都是银行等大盘股暴涨为主要特征。市场这一次的借口可能与上一次有所不同。而上一次的借口到底是什么,似乎已被遗忘。

不过时间已经让我们有机会理解这些市场现象。2012年是信托和银行理财等影子银行大爆发的一年。年底央行放水保流动性,而商业银行拿到钱自然要第一时间把钱放出去生息。影子银行的发展推高了市场的实际利率,商业银行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那点官定利率。商业银行有各种戏法提高实际利率,利用贷款的派生业务提高“综合收益”是途径之一。比如要求企业用所获得的部分贷款资金购买银行理财和信托。由于实体经济经受了连年通货膨胀的煎熬,除了赌资产升值外,借款企业也往往很难找到收益高过理财和信托的投资领域。即使没有银行的“引导”,企业也有动力利用贷款资金购买理财和信托产品。商业银行要为这些资金找到收益率高、流动性强的资产。股票市场上的银行股当然是个好选择,毕竟银行股价从各方面看都处于历史上很低的水平。更不用说银行股有很高的流动性,还能够实现每年7-8%的分红率,甚至能够覆盖6%左右的贷款成本。而商业银行对于自己股票的分红也有信心。所以商业银行先放贷款、再卖理财,继而以这些资金买自己的股票获取分红。只要股价不跌,这对各方都是一个完美的投资策略。如果能够分级、再加入杠杆,可以实现更高的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信托产品的收益要求。

2012年底到2013年初的行情就是一次“银行炒银行”的行情。这种行情后来多次重演。这一次也是。只不过这次行情重演的规模会有多大、时间跨度会有多长,谁也说不清楚。但这只是市场的一面。现在看来,2013年中的那一场股市大跌,完全肇因于半年前股市的暴涨。可以猜测,当时相当部分的资金购买了半年期理财,或者这些贷款者向放款银行承诺持有理财产品的期限为半年。于是许多贷款者兼理财产品投资者恰好在半年的时点将产品兑付以便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再或者是这些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中裹挟了许多“境外热钱”,这些热钱可能在一个会计年度的年终时点需要暂时兑付,这就导致市场上发生兑付、抛售、去杠杆、资金利率急速上升等一系列连锁反应。2013年中的“钱荒”可以被定义为内地金融史上首次因为金融机构集体去杠杆所导致的一场金融风暴。

本来这次股市暴跌应该给市场上的机构们一个教训,监管当局和货币政策决策者们应该借此强化金融市场纪律,令市场上的机构对于依靠高杠杆的经营策略更加审慎。但是在市场一片倒的指责声中,货币当局得出的教训是在关键时点没有及时注入流动性,于是自2013年中以来每逢月末、季末、节前,央行都会无限量向市场注水。由此导致内地资金市场的运行方式被完全改变:以往每到季末、月末,都是市场资金最紧张的时候,会有几天短期利率急剧提高;但是现在只要一到季末、月末,市场上就会资金泛滥,利率低得不能再低。虽然这些放水往往打着“小微”、“三农”、“定向降准”这样一些旗号,实际这些资金第一时间延大家都已驾轻就熟的路径流入了股市和房市。所以每逢月末股市会大涨也就毫不奇怪。

难怪有“股评家”难掩窃喜地评论,只要内地股市一下跌,央行就会满嘴讲英文。意思是说央行完全把股市涨跌当作市场是否缺钱的晴雨表,只要认为市场缺钱就会编一个新的英文名词找借口向市场放钱。央行可能也为找到这个晴雨表而沾沾自喜。现如今央行是内地股票市场最大的庄家,媒体上以前炒作的所谓“暴力哥”其实就是央行,而商业银行就是央行的操盘手。

只要没有彻底改革,内地股票市场以至整个金融市场的最重要特征就是“重复”,一再重复过去的市场现象,也一再重复错误和悲剧。既然已经有了暴涨,我们是否可以预期,2013年中的“钱荒”只是未来更大金融风暴的预演?

 

话题:



0

推荐

邹鸿鸣

邹鸿鸣

59篇文章 3年前更新

现就职于某金融机构;以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为主要研究方向。

文章